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报告

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报告

2012年10月30日 19:49:08 来源:河北威县桑元中心小学 访问量:209

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

课题·结题报告

              立项课题         

       中小学后进生成因及教育探究 

课 题   人         攸  书  华          

负责人所在单位   威县常庄学区中心校    

              2010 年 6月  15日   

 “中小学后进生成因及教育探究”结题报告

威县常庄学区中心校:攸书华、杨志勇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之所以选择《中小学后进生成因及教育探究》这一课题,是依据我学区实际现状而提出的。我学区地处威县、南宫、清河三县交界出,本地的教育相对滞后,教师老龄化严重,师资水平相对较差,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学生家长多数因经济原因,为生计而疲于奔波,或外出经商或打工。对子女的教育要么无暇顾及,放任自流,要么恨铁不成钢,只是对子女简单粗暴的惩罚式教育,再加上一部分家长自身素质较差,家庭的不和谐,导致一些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偏差,进取意识不强,再加上部分条件比较富裕的家庭,由于家长对学校教育环境的高度重视,把一些好的苗子送到了威县二中、实验初中、人才学校、南宫丰翼等学校就读,剩下的学生中,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班级中所占比例明显偏大,这种现象和生源结构,影响我学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效,影响着我学区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后进生现状是学校教育中不容小视的问题,而后进生转化工作更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工程中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课题。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已对此作过较多的实践及理论探讨,但在当前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少有学校像抓教学质量那样来抓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转化工作普遍缺少主动性,计划性和科学性,后进生在学校仍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再不就是教育不得法,缺乏正确的方法,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因此,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合格的劳动者,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重要一环;小一点说,若想使学校成为一流的学校,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就必须从学生抓起,从每位学生抓起,注重后进生的转化,因此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的研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严峻课题。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后进生的研究

国外对后进生的研究是以学习困难生的研究开始的,国外对这方面研究历史比较早。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学习困难的问题有所论述。如美国的多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多如何取得学业成功做了有意义的探讨,从中也有关于后进生转化的理论。又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有了这方面成功的经验。人们熟悉的“罗森塔尔效应”,赞科夫差等生情感、意志特点分析,巴班斯基认为学习不良者的内因与外因分析,布鲁姆认为后进生学业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及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等等。

(二)国内对后进生转化的研究

我国关于后进生转化的研究是从80年代开始的。钟启泉从国外后进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依据,从原因诊断的角度、治疗的角度、教学论和性格学分析的角度以及预防教育的角度,综合地考察后进生问题,揭示现代后进生概念的内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略。有些学校对后进生教育问题也进行了探索,如:深圳市华茂实验学校进行的“成功教学”,江苏省“九五”重点规划课题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差异教学策略与模式研究。他们提出“不求人人高分,但求人人成功”,就是让后进生也有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综述国内现状:(1)对“后进生”进行了界定。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2)有关科研机构和人员开始专门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设立了专门研究课题、召开专门研讨会、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和相关书籍。(3)对后进生的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4)关于转化后进生的转化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三)对后进生转化的有效管理机制研究不足

首先,许多专业人士把后进生视为教育的问题,并将其作为特殊的教育对象从学生群体中分离出来。许多教师开展差生不可措施等手段,这样容易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负面影响。其次,对后进生转化单一、被动,忽视了学生发展的复杂性和主动性。其三,由于我学区教师缺编且老龄化较为严重,教师精力有限,对于后进生转化没有正确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作指导,转化效果没有太大的进展。

(四)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首先,不再将后进生从学校正常的学生群体中分离出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其次,通过改善学校、家庭教育化境来达到转化的目的。三是深入研究后进生的学习心理,全面考虑产生的原因。四是初步探讨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转化后进生的有效管理措施,尤其是在实效上的突破。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自我发展的潜能,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富有理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达到自我实现。罗杰斯在《患者中心疗法: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中指出:人类有机体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所有其他的动机都是这种自我实现的不同表现形式,自我实现指的是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向。这种潜能只有在真诚、共情、无条件关注的环境和条件下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实现。
    罗杰斯认为: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种倾向性,倾向于朝着完美,朝着事项各种潜能的方向发展。因此他所倡导的以人为心的治疗就是使来访者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并逐步摆脱外力的控制前进。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决定,每个人都有着实现的倾向,若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的话,一个人将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
   鉴于以上思想,我们认为应该挖掘后进生自身的潜能,他们是能思考、能感觉、能体验的一个人。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学生内心的自我调节。作为学校,要紧的是给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的环境,心理辅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比如交给学生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能积极参与的活动课程。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主动进行调节。

2、素质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里指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发展个性、办学形式和教学多样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教学要适应儿童每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教学要多样化。

3、新课程标准理论

(二)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后进生问题就必然存在。后进生的人数虽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就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危害,所以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有的学生成绩好,但其实际生活沟通的能力差,成为高分低能生;有的表现出较好的品质,但却不擅长体育,成为品优体弱生;有的在音乐、美术等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能,但学习成绩差,成为低分特长生;有的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却管不住自己,导致成绩很差,我们称为自律能力差群体”……因此,后进生具有相对性,只有从德、智、体、美等方面来衡量和考察学生,我们才能科学地做出判断与评价。
    该课题不仅有上述实践意义,还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因为它倾注了所有研究成员的大量心血,我们都明白,怎样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难题,转化后进生的效果怎样更是一个难题,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准确把握后进生工作的重点,寻找突破口,提高转化的效率;期待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本地区的教学能产生指导意义,对相邻地区的教学有借鉴意义。

(三)“后进生”概念界定

教育词典对“后进生”所下定义是这样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后进生”的成因是与不良教育因素的影响有关。这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诸方面的不良影响,既有智力启蒙方面的问题,也有学习习惯养成问题,也包括了家教及思想道德熏陶问题,当然也包含师德问题,它提示我们“后进生”形成的各种复杂的背景原因,警示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

确定转化对象,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每位后进生进行调查分析,形成后进生的个体档案,分析后进原因,探索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培养后进生的自律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后进生的心理分析”的实践研究,找出后进根源,唤起后进生的自信,使后进生开发自身潜力,挖掘优势,克服缺点,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树立做人的尊严,从而能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劳动、文体等活动。

2、通过“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班主任”的实践研究,改变了教师习惯的思维方式的教育行为方式,积累大量实例材料、个案资料及教师相关心得论文,总结出转化后进生的教学规律和方法,为农村中小学对后进生落实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个案实例和一定的理论依据。

3、通过“如何取得家长对学校配合”的实践研究,切实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尽全力取得家长对学校的配合,改变了绝大部分家长或对子女无暇顾及,放任自流,或只是对子女简单粗暴的惩罚式教育,最大限度的做到了家庭、学校、社会紧密配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4、通过“如何为后进生创造自己的生活空间”的实践研究,改变家长、教师对学生管理的模式,坚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认识和看待后进生:既要看到他们相对落后的一面,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面对后进生,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作为他们可以“倾诉”的对象。采取和后进生交朋友谈心的方式,和他们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并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帮助。在理解信任和平等的基础上,真正站在关心后进生成长进步的立场上,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增加认同感,使得后进生放下包袱,倾吐真言,从而全面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情况,找出原委,并对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加以肯定,鼓励和引导他们确立新的行为目标,在交流和沟通中,不断肯定后进生新的行为模式和进步表现。这样在不断交流中,后进生从教育者那里吸取力量,不断取得进步。

5、研究对象:威县常庄学区4-9年级后进生。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教师对后进生的生活背景、家庭背景、人际关系背景、成长经历等的调查了解。

2、后进生落实素质教育前后的心理特点及参与学习、劳动、文体活动等兴趣能力的调查以及对比分析研究。

3、教师对后进生落实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方式)的运用研究。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其核心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通过观察来积累原始资料,并加以理性分析与研究。建立后进生跟踪记录档案,并作好记载(如:研究对象的基础材料、家庭情况、考试成绩、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测量数据、评价与跟踪分析等材料),摸清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及转化效果,写出后进生转化个案,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2)行动研究法: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探讨适合我校后进生学习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能保持后进生学习注意力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导处统一组织下,由各学科教研组长牵头,制定转化本学科后进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科研方案,人人都有针对所教年级学科后进生不同特点的小课题。在实施研究中逐步完善。对后进生家长定期培训,提高家长家教素质与能力。定期召开后进生座谈会,关注他们的成长。 

(3)调查研究法: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后进生的措施更有效。

(4)总结经验法:即依照教育实际提供的事实,研究教育现象和经验,使从中得到的认识、体会上升为教育理论和理性的教育观念。我们将在研究的每一阶段都写出实验报告,记录每一阶段的实验成果。 

(5)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更好地为构筑理想课堂提供理论支撑,更好地实现教师的观念、运动方式的转变和提升。

六、研究过程:

实验时间: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中旬,实验期为一年半。

共分四个阶段

准备工作(2009.3)

1、对课题进行全程总体分析与策划,通过查阅资料,听取专家意见等途径探求课题方案设计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方案。

2、成立相关组织机构,由校长牵头,业务副校长主抓本课题的研究,具体的工作由教科室、科研骨干教师、实验班班主任组成的课题组。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阶段(2009年4月—09年5月31日)

1、制定开展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培训部分教师,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作好前期资料和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

2、明确课题实验任务、要求,确定子课题实验目标、重点,在此基础上初步制订课题实验计划。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09年6月1日—2009年10月31日)

1、做好课题研究准备,协助实验教师确定研究与实验对象,即个案对象、团体对象(包括普通实验班、对比实验班以及跟踪实验班);

2、选择课题实验的切入点;指导实验教师学习科研和搜集、统计数据的基本方法,提高实验教师科研的能力。

3、有步骤地展开观察研究、访谈分析、原始依据的收集与整理、论文的撰写等等。并由学区教科研组织和课题主持人协调指导,保证研究顺利进行。

第三阶段:理论总结、升华与试验推广阶段(2009年11月1日-10年5 月31日)

1、我学区能按工作计划提供的案例设计活动课,做到节节课有机衔接,教育内容逐步深化,形成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教育活动系列。

2、以德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化课题《中小学后进生成因及教育探究》的研究与实验。要求实验班级、实验教师在实验中,不要简单重复、照搬他人的实验成果,更应侧重实际,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体现出学校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特色。

3、学区内各学校推广、验证、提升实验成果。

课题组分工落实,通过理论学习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学校的教育观,形成经验材料,育人措施。

通过家访、课堂教学比赛、家长学校等形式研究课堂教学中转化后进学生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家长、社会、学校转化后进生的动态关系。

第四阶段:结题验收阶段(2010年6月1日-2010年6月15日)

实验教师、实验班课题研究与实验成果内部验收。最后聘请专家结题验收。

课题结题时由“后进学生档案”显示实验成果,以论文报告形式,请专家评审。

七、课题研究的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探索,对照课题各阶段研究计划,扎实推进,寓转化工作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课题组成员定期组织交流,相互学习,真正将课题研究过程变成了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后进生道德觉悟、上进心的提高是多因素、多方位的。但从学校角度看,主要还是从教学环境、师生关系、家校共管等方面来改变。

(一)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处事心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让学校、教室的墙报、宣传窗都有教学教育语言,设置规范生、进步生、学习园地、优秀作业展览等,慢慢地,后进生就有了“我是集体的一员”的集体荣誉感;再如进行“一帮一”工程,让每一位后进生与优等生、学校行政人员结对,不但在学习上进行帮助、督促,更在行为中加以监督、引导。这样让后进生感到同学、老师的帮助,感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间的亲密交往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教师以友善的态度接近学生、关心学生,使学生从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中受到感染,反过来增加对教师的好感、信任和尊敬,从而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1、以爱心唤醒后进生的自信。陶行知曾经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2、以善心尊重后进生的人格。自尊心是人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后进生的内心深处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陶行知提醒教师们:“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应严以律己,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3、以真心赏识后进生的优点。后进生虽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魏书生老师曾让他的所有学生写出自己的十条优点,有些学生实在没的写,对他说:我没有优点。他把学生说: 自己什么优点也没有,这一诚实作为闪光电进行鼓励,使其看到希望,最后脱颖而出,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4、以恒心激发后进生生活的兴趣。不少教师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起始阶段充满信心,但由于后进生故态复萌,错误行为反复出现,所以往往无法坚持下去,这样就前功尽弃,后进生最初向善的苗头又被掐灭。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后进生交流谈心,增进师生感情,创设一种利于激发后进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培养后进生的成就感。

(三)、家校联手,齐抓共管。只有加强家校联系,达成教育要求的一致,学生的好习惯才有保证养成。为此,学校出台了《家访工作暂行规定》,明确提出班主任对特殊学生的家庭要常访、多访。在与家长沟通方面,我们提出了“五个转变”:变“声讨”为“研讨”、变“受训”为“尊重”、变“旁观”为“参与”、变“告状”为“自责”、变“请到学校”为“上门家访”,努力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家校校讯通走进了学校,使家校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从而有效地教育了后进生。

另外,通过课题研究还取得了一些具体实效。

(一)、通过课题研究,后进生的素质发生明显变化。

①心理品质方面: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行为矫治、人格的健全等都有了较大的改善。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了人格,增强了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又主动的发展。

②道德品质方面:一年多来学生们尊师守纪,文明礼貌,勤奋上进,团结友爱,是非观念增强,能克服一些不良倾向,学校整体道德风尚逐渐上升,每阶段均有最优秀的班级被推荐为学区优秀班集体。

③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育取得了进展:学校注重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教育、团队教育活动系列化。每学期举行文艺汇演,每周进行国旗下讲话。学区组织的文艺汇演、讲故事大赛多次在县获奖。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渴望成功的愿望强烈。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教师对后进生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

如何认识后进生,是教师们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产生动力,才能自觉而又热心地做后进生工作。经过科学分析,大家产生了共识。

①“后进生”,经过转化教育,也要成为我国四化建设者的接班人,这一点是坚定不移的;

②“后进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世界观尚未定型,因此,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③学生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极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有些“后进生”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形成某些缺点错误是难于避免的。

我们在课题实验中,深刻体会到,“后进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运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这类学生。根据研究,我们认为,“后进生行为”是阻止学生身心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问题行为,它包括品德、学业、个性心理特征、体育、劳动、卫生等方面。

“后进生行为”并非天生的,固有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教育的偏颇、不良的心理环境所导致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后进生行为”作为问题行为而存在,只要教育有方,积极引导,问题行为可以得到改善,而避免走向极端。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抓后进生转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本课题研究,改变了教师的育人观,对后进生的转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通过“对后进生转化”的实践研究,促进学生日常行为的进步和教师的成长。

1、学生的进步

①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原有的一些不良的学习惯得到了改正,逐步养成了多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坚持每天20分钟练字,书写清楚、规范、美观;在学习过程中已能够熟练使用工具书,自行扫除阅读理解上的文字障碍,成为一种基本技能;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记好听课笔记,写好读书笔记,切实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和读书的质量;养成了朗读背诵的习惯,能有表情的诵读课文,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坚持课外阅读,既拓展了视野,吸收了大量的信息、知识,又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掌握了创新思维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思维活跃,不人云亦云,不偏激武断,实事求是,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个人看法,并尽可能做到自圆其说……

②实验班各学科考试成绩较前有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在全学区学期末的统考中,各学科成绩都居同年级前三名名,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校领导的表扬。从2009年3月开始,我学区先后在两个平行班中以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由一人执教进行了对比实验,到2009年12月实验结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见下表:

科目对比班    平均成绩

语文

数学

科学

品与社

英语

总分

前期测试

实验班

79

82

34

36

71

302

普通班

77

74

32

34

75

292

后期测试

实验班

87

91

42

44

91

355

普通班

80

78

36

36

80

310

③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会学,而且善学。

关于学习中的行为习惯,我们根据学校制定的“良好学习习惯评估细则”要求进行了调查测试,在前测中,实验班246名学生中学习习惯良好的占32.7%,一般的占40%,较好的占27.3%,在后测中,学习习惯良好的占70.5%,一般的占18.5%,较差的占11%。

④学生成长个案:我们班有一名学生叫孟美颖,在初一下学期成绩不算太好,出现厌学情况,又因家庭原因,父母强行让孩子退学,在家“辍学”两个多月。当她们升初二时,我接手这个班,听说这种情况,我就主动找到她的家长,并和她做工作,经过再三劝说并且我们保证利用课余时间帮她补习功课,这样她与家长才同意返校上课。为此我多次与校领导和任课教师沟通、协调,帮助其功课补习。经过两年的时间,我们创造了我校的奇迹,以学校第一(全县前二百名)成绩,免费考入威县一中。

2、教师的成长

课题立项之后,课题组随即展开理论学习,发动相关人员参与研究(主要是班主任),阅读了国内外有关多元化理论、转化“后进生”以及新课改的相关论著、论文;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了仔细解读,然后分阶段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探索、概括,形成文字,相关论文已装订成册,具体请见材料盒。

在研究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在各类教育活动中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总结,我学区办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学校管理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申报课题前的累死累活极少数、幸福快乐大多数的现象到而今个个都争着抢着辅导学生,一年多的发展,回顾起来,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这期间,课题组成员先后有3人走上了学区、中学副校长的领导岗位,科研期间课题组成员不断成长,攸书华记“县三等功”、安川生记“县三等功”、张书星记县“嘉奖”、刘文英记县“嘉奖”、杨志勇被评为“县级模范教师”、侯淑兰被评为“县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并参加“河北师大骨干班主任培训”;另外参与课题研究的班主任被评为学区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的老师也很多,可以说而今组内每个都是优秀教师。应该说,这个课题从整体上提升了我学区办学的风格,尤其是对管理班级和学生文明礼貌上态度,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影响甚至已涉及到了常庄学区整个学区的校园文化格局。

(四)、通过课题研究,构建了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网络。

开展研究工作以来,学校在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有了明显的进展。班主任工作方面提倡:爱心、耐心、细心、信心、恒心的“五心”教育。团队工作方面:提出在活动中陶冶、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学工作方面: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整体推进。教师能深入家庭,帮助后进生建立后进生结对,协作教育。实行家访制:在业余时间多与家长取得联系,每学期均要至少两次到学生家中家访。努力构建学校与家庭结合建立的联系网。

结论:总之,我们课题组认为:学生的后进不是一天造成的,因此,转变后进生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学生年龄还小,以及受到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可塑性比较大,他们的思想行动总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因此,在教育后进生时我们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给后进学生帮助,而且要给时间,还要学校给后进生创造条件去转化。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只要有“千淘万沥虽辛苦”的精神,就一定会有“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结果,就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八、以后的发展方向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师资队伍很强大,本课题组成员共有8位,主持人由富有教学经验、认真负责、年富力强的中学一级教师担任,组员中有经验丰富而又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既有教学第一线的业务骨干,又有学校具体抓德育工作的领导;既有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又有工作扎实的班主任。无论从工作能力,育人经验还是知识结构、年龄层次都非常合理,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课题实施过程中各项工作的深入落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课题获得立项后,学区教科研室组织召开了课题开题报告会,认真修改、润色了课题实施方案,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后进生转化方法,使学校各班级中的后进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施达到了预期的转化效果,成功实施“1+1”和“转化后进生工程”。

我们课题组研究人员在对后进生教育转化的工作中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感到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有的课题实验人员显然还达不到,对个案的理解不全面,实践中存有应付思想,缺少严谨的科研态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加强校本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素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深深地感到,当前转化后进生的任务仍然是十分艰巨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中心,但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必须依靠老师和学生来实现。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既“教书”,又“育人”,一定要摈弃教学工作是硬任务,教育后进生是软任务的错误想法。对后进生的帮教一定要有计划、有措施、有方法、有总结,切忌盲目性和“冷热病”,要切切实实地抓,实实在在地做。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巩固成果,扩大成果。

九、主要参考文献:

1、《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指南》编著:陈洪庆、杜宇,于2007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000年12月14日印发。

3、《这样当好班主任》——李镇西,于2007年9月出版。

4、《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天津人民出版社。

5、《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林正文,于2006年6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6、《初中班主任李学农,陈震,于2007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7、深圳市华茂实验学校进行的“成功教学”,江苏省“九五”重点规划课题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差异教学策略与模式研究。

编辑:杨俊英
上一篇:后进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河北威县桑元中心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河北威县桑元中心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